(success)

弘扬传统文化 绽放非遗之花 ——京津冀非遗进校园交流会暨海淀区非遗进校园成果展隆重举行

时间:2017-07-01 12:45 作者:whg_user01 次阅读 来源:金东区文化馆

为深化海淀区非遗进校园工作的开展,加强京津冀地区非遗进校园交流,推动海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增强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2016年5月17日,海淀区文化委、海淀区教委以及花园路街道办事处在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小学联合举办京津冀非遗进校园交流会暨海淀区非遗进校园成果展。

DSC_0061.JPG

上午9点半,北医附小校园内人声鼎沸,孩子们围着各式各样的非遗项目兴奋不已。吴氏笙管、抖空竹、传统武术、京剧、口技、飞叉、舞狮等非遗项目的精彩表演吸引了孩子们惊奇的目光,操场上不时传来孩子们的惊叹声,面塑、风筝、京剧脸谱、彩灯、绢人、剪纸、京绣等传统手工技艺的现场展示和互动教学,更是让孩子们在快乐体验中真切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IMG_8975.JPG

2007年首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以来,海淀区非遗进校园活动日益扩展,特别是2015年在海淀区文化委和海淀区教工委联合推动下,非遗进校园从最初的几个项目,扩展到30多个项目,并引进外地国家级项目进驻海淀进行教学;开展非遗教学的学校数量也从最初的几所发展到33所;进课堂教学的传承人数量也从最初的几个发展到50多个。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在不断的学习中了解接受并逐步掌握了部分非遗项目技艺,进而喜欢上了非遗所蕴含的深邃文化内涵。

DSC_0013.JPG

非遗目进校园,不仅增长了孩子们的见识,加深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同时将非遗传承和保护的种子撒播在孩子们的心目中,也极大地激发了传承人传承本项目的自觉性、自信心和自豪感。

DSC_0221.JPG

2016年,北京市各区县相继发布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其中,针对“小升初”特长生的招收政策中,招生项目和数量继续向中华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倾斜。为进一步规范非遗进校园,海淀区将统一非遗教材,扩大非遗特长生招生比例,加强传承人的培训以及与京津冀非遗项目的交流与合作。今后,非遗进校园进行展演、展示和教学将进一步规范化、常态化和普遍化。

本次交流会和成果汇报展设置了现场展演、互动教学以及非遗手工艺品制作环节,来自海淀区及河北的翰林院五虎棍、临清潭腿、飞叉等项目传承人将进行现场表演,雕版印刷、陶艺等项目传承人将为11个学校代表队进行现场教学,京绣、毛猴、剪纸等项目传承人将现场制作技艺,现场还有学生作品展示。

IMG_8977.JPG

除非遗展演展示和互动教学,现场还设置了京津冀非遗进校园交流会,采用主题沙龙形式进行,由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教授,历史系系主任,历史学专业带头人顾军主持。来自天津、河北以及北京朝阳区、西城区非遗保护工作人员就非遗进校园情况畅所欲言;北医附小、中关村一小等学校的领导也就校园非遗传承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座谈。本次交流还邀请了彩塑京剧脸谱、程氏针灸、吴氏笙管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就他们项目进校园传承情况以及未来计划做了汇报交流,非遗专家高威从非遗进校园传承的意义、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更好地进行校园传承等角度做了总结发言。

当天,区政协领导,海淀区教委和文化委相关领导,花园路街道办事处领导,海淀区中小学代表以及北医附小的全校师生和全区部分中小学教师代表参加了活动。

本次成果展持续四天,在展览过程中,除了第一天开幕式有精彩的非遗展演展示以及主题沙龙活动之外,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每天都有非遗项目展演展示以及互动教学,皮影、口技、曹氏风筝等等海淀区非遗项目将亲临现场进行展演、展示和互动教学,此外还有部分学校的学生社团进行汇演,学生家长、社区居民以及附近学校的师生可前来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