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cess)

孔令民家庭(曹氏风筝)

时间:2017-06-30 15:27 作者:whg_user01 次阅读 来源:金东区文化馆

  

    

曹氏风筝起源于清乾隆时期文学家曹雪芹所着《废艺斋集稿》第二卷《南鹞北鸢考工志》专讲风筝技艺的一书中。按此技艺制作的风筝称之为:曹氏风筝。曹雪芹将风筝技艺传授给于景廉和爱新觉罗.惠敏,于景廉是曹氏风筝中“民间风筝”的第一代传人,爱新觉罗.惠敏则是“宫廷风筝”的第一代传人,第二代至第五代传人的姓名因历史原因无从查证。  

它的近代传承关系为:第一代传人是 金福忠 先生(原名金毓棠18891978年),他以制作“宫廷风筝”为主。第二代传人是孔祥泽先生(1920年生于北京),他在幼年时代就由金福忠先生带领去放风筝,十一、二岁时常到金福忠先生家里学习风筝的制作,1943年抄录《南鹞北鸢考工志》后,更是将研究和发扬“曹氏风筝”做为毕生的追求。第三代传人孔令民先生(1946年生于北京),他于六十年代起协助其父孔祥泽先生整理、复制曹氏风筝至今,他为“曹氏风筝”的制作、推广和发扬努力工作。第四代传人孔炳彰先生(1981年生于北京),他于1999年高中毕业后,全面系统地学习、了解“曹氏风筝”的制作技法、文化内涵以及风筝的历史,继承了“曹氏风筝”的制作工艺,多次将“曹氏风筝”这一历史悠久、制作精美的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品带到国外、向世界人民展示。  

它的工艺特点:融民间文化、宫廷艺术、南北扎制的精华于一体,其扎、糊、绘、放的制作流程具有独到之处,保存了21首扎制口诀及20种制作技法,其中拟人化的“扎燕”凸显了北京特色。  

它的主要价值:是中国风筝发展的历史见证,它独具匠心的绘画要领、创作思想是“宫廷风筝”与“民间风筝”艺术的结合。它具有观赏性、科学性、娱乐性、健身性并具有工艺美术研究、参考和一定的收藏价值。出版的《曹雪芹风筝艺术》一书获得由“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等单位在莱比锡主办的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荣誉称号。该项目已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jpg

 工作照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