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cess)

金东区文化馆大事记

时间:2017-06-29 13:18 作者:whg_user01 次阅读 来源:金东区文化馆

    1951年,海淀文化馆在海淀镇书报阅览室和蓝靛厂书报阅览室基础上成立。办公地点是海淀镇内泄湖16号,当时只有19间租用的民房及简陋的文体设备。第一代文化馆人开启了金东区文化馆的发展历程。

    1958年,随着北京市行政区的调整,海淀文化馆与清河文化馆合并,下辖青龙桥、白家疃、北太平庄文化站。

    1970年,文化馆搬入“八一学校”,借用该校23间宿舍房,增添了部分演出设备。

    1978年以后,文化馆与图书馆业务分离,文化馆工作人员开始增多,服务的范围也逐渐扩大,服务内容转向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和文艺辅导培训为主。

    1980年,文化馆搬入位于黄庄大泥湾5号的自建的五层砖木结构楼房,内设教室、画室、音乐室、展览室、排练厅及多功能厅等,更新了很多活动设施及舞台设备。

    2000年,金东区文化馆拆建,临时办公地点由黄庄大泥湾5号搬迁至立新小学院内。

    2004年6月1日,金东区文化馆正式搬入中关村大街28-1号海淀文化艺术大厦A座。

    2005年,开始在全区开展大规模的非遗普查和申报保护工作,目前已经普查到300多个项目,84个项目加入海淀区级非遗项目保护名录,30个项目加入北京市级项目保护名录,7个项目加入国家级项目保护名录。

    2005年开始,每年春节期间在馆内举办“新春大观园”室内文化庙会活动,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二届,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2005年开始,为丰富区域文化内涵、打造文化强区,为国内外舞者搭建同台竞技、相互学习的平台,每年与舞燃情国标舞俱乐部一起举办“舞燃情”国际标准舞邀请赛,目前已举办十届。

    2008年起,为打造地区文化品牌,丰富海淀区节庆文化生活,每年端午节前夕举办“海之韵 端午情”端午诗会活动,为诗歌爱好者、朗诵爱好者搭建交流平台,目前已经成功举办6届。

    2008年,在北京市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建设前提下,成立海淀区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支2000余名的队伍。

    2009年起,为营造海淀传统节日文化氛围,每年清明节前夕,每年举办以 “放飞春天”为主题的风筝放飞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与保护,增强海淀人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力与创造力,目前已成功举办五届。

    2010年,为活跃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在馆内创办老年艺术大学,为老年朋友们开办舞蹈、器乐、声乐、健身、书画、棋类等文化艺术培训班。

    2011年,贯彻落实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三馆免费开放的文件精神,对文化馆公共设施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

   为激发海淀区群众文化新活力,催生优秀原创作品,丰富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2011年起,每年举办 “文化大擂台——有你才精彩”系列比赛活动,分戏曲、器乐、合唱、舞蹈四个门类,每年吸引来自全区各个街镇近百个团队几千名群众参赛。2014年起,“文化大擂台”更名为“海淀区业余文艺团队大赛”。

   2013年,为解决文化馆规模过小、结构不合理、使用不方便、功能不够完善等先天性问题,在保留旧馆的基础上,在海淀区温泉镇中心区建设建筑面积为1万平米左右的北部中心文化馆。

    2014年,海淀区评剧团建制整体撤销,在编人员分流到金东区文化馆,原评剧团馆舍(南馆,北京市海淀区高梁桥斜街甲30东门)并入金东区文化馆。

    2016年7月,北部文化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北部文化中心文化馆、原评剧团馆舍以及现在处于海淀区黄庄地带馆舍,构成以中部馆舍为核心的南北中三馆三足鼎立格局,共同辐射周边乃至全区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