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习近平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2019年的今天,在这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地点,北京海淀区民族小学再次一片欢声笑语,题为“传承文化根脉,共筑民族未来”的第四届京津冀“非遗进校园”交流会暨海淀区“非遗进校园”成果展在此拉开帷幕。这场大型非遗交流活动由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共同举办。海淀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旅局局长陈静,海淀区委教工委副书记、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乔健,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李琳琳,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张勇,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校长马万成等领导及京津冀非遗专家、传承人代表等出席启动仪式。
五年前,习总书记就在这里深刻指出:“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而且中华民族从远古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海淀区非遗传承和文化建设始终坚持核心价值观引领,坚持以“最好的文化属于人民”为宗旨,坚持全域创建、全员育人。今年三月荣获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颁发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光荣称号,标志着海淀从科技强区到跻身全国一流文化强区的双雄矗立。
作为全国科教高地,海淀区名校云集,如何在教育过程中以文化价值目标助力“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在“城”与“人”建设中,海淀文旅局联合海淀教委开展的“非遗进校园”传承和教学,正是这一工程建设的核心之举。目前,已有民族小学、北医附小、人大附中等80余所中小学建立了非遗传承项目基地,海淀区以及外省市的40多个优秀非遗项目近百位传承人相继被请进学校,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内容成为众多学校的校本选修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融入中小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惠及师生近百万人次。同时,非遗校本教材系列、非遗档案数字化采编和非遗线上教学、非遗VR制作、非遗文化衍生品等工程等都在蓬勃展开。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海淀区先后举办十余次三地非遗文化交流展示联合行动。连续四届交流成果展,使这项活动成为三地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节,成为传承保护和培育文化生态、建设京津冀优秀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平台,是三地文化资源共建共享、京津冀三地文化旅游在文化教育层面的深度融合与发展。
本次活动除保留了原有的“一课一会一展示一论坛”的系列外,重点展示了来自京津冀三地的数十所非遗基地校学生的非遗作品,增加了“学校非遗课程成果展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解读座谈会和以“非遗教育如何在中小学教育中形成贯通性教育体系”为主题的非遗文化论坛。来自京津冀三地的文化学者、教育学者、非遗专家和非遗基地校的代表展开深入研讨。由海淀区民族小学及河北胜芳中学带来的特色非遗课程展示了非遗课程在学校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广大非遗专家及教育专家好评。交流会开幕前精彩的非遗项目有六子联方、彩塑京剧脸谱、面塑(潘大洪)、京绣(海淀分支)、内画鼻烟壶、毛猴、剪纸、竹编、油纸伞、飞叉、抖空竹等,让人耳目一新。
从六月一日开始,《北京非物质遗产条例》正式实施,为北京的非遗保护工作和京津冀青少年非遗教育注入新的发展动力。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前,三地联手从非遗文化教育入手,进行鲜活爱国主义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热烈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