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峰山古香道】主要特性和重要价值


妙峰山香道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上千年,妙峰山香道与历代多位皇帝有关,大工到仰山的香道是金代遗存,可称为“御路”。大觉寺前的古柏行道树有五六百年。

妙峰山香道的建成与西山佛教寺院有关,是一部佛教史实物资料。中国曹洞宗所以能传承至今,是由于希辩及其弟子从仰山香道走出来,把曹洞宗传向中国各地,使这一微弱宗派绵延不绝。明代智光沿着两排古柏列阵的香道来到大觉寺,把西天宗派续焰过百年,在佛教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明代藏族喇嘛从妙峰山香道走来,在管家岭的大护国保安寺中虔诚地织绣出的佛像,远送到西藏的布达拉宫,传送的是西藏和北京两地、藏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意。

妙峰山香道又是民间天仙圣母碧霞元君信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见证着民间信仰的一度辉煌,是研究妙峰山民俗的可靠实物资料。

妙峰山香道又是中法文化交流的胜地,法国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圣琼佩斯的着名诗篇远征就是在妙峰山香道的中北道旁写成的。法国医生贝熙业无偿为北安河一带的老百姓看病,不顾个人安危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解放事业,为解放区运送药品和急需物资。不求名利,秘密地给八路军伤病员疗伤治病。白求恩式法国医生的身影就出现在妙峰山香道上。贝熙业同蔡元培、李石曾一起,吸收法国先进经验,开办中法大学,把中法大学的附属中学、农林试验场都办在妙峰山香道左右,为中国培养了许多高级精英人才。

妙峰山古香道是过去山后百姓生活出行的必由之路,涧沟、南庄、樱桃沟、桃园村的居民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要卖掉自采的野生药材、购买生活日用品,即便是几棵大白菜,都要到山下的北安河供销合作社。他们的副食供应本由北安河合作社发放。往返八十里山路,双肩背着荆条编的背篓,一步一步地地走在香道上。几个村里的年轻人到秀峰寺打工,每天往返七八十里,路上时间相当干了半天活。山下的北安河、南安河、周家巷甚至苏家坨、小营的农民,冬天割柴起五更翻山到山后,割好后背着上百斤的柴火再回到村里,老爷儿(太阳)已落山。

妙峰山古香道还是革命战争时期的地下联络线。解放区急需的紧要物资、药品、情报,通过地下工作者从城里运到妙峰山东麓,解放区的八路军夜间来接收。许多革命青年、地下党员以旅游、进香为名,走香道去往解放区。燕京大学英籍教员林迈可和夫人李效黎以及班维廉夫妇1941年12月8日从中北道贝家花园、管家岭的桃园、到五炷香龙泉寺住一夜,翻过小黑山,长途跋涉抵达河北小峰口,最后到了延安。所以,妙峰山古香道又是一条革命之路。

从以上各方面可以看出,保护好妙峰山古香道,对研究佛教、中法文化交流历史、妙峰山庙会民间习俗和京郊革命史,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