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明末清初的六合拳,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地方人文地理的文化特色,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征、巨大的文化包容量和文化负载能力,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和哺育下,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里面蕴涵着的、深刻的传统哲理,是我国道家思想学说与行为表述的文化集成。完全体现了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兵家谋略、审美情趣和道德伦理。
六合拳在有文字的记载中,确定是明末清初、山西永济的姬龙风先生所创,至今已有近400多年的历史。据古拳谱“六合拳论”记载,姬氏初创拳时,以 “心之发动曰意,意之所向而生气,气发而出形,继之为拳”,故称之为“六合拳”。其早期的传承人郑氏、铉臣温、曹继武等先生,根据姬氏所授心法及前后各六势的拳法特点,取其精华,归纳为五行,十大形,名为“心意六合拳”。后有传承人戴龙帮先生深得六合拳法之妙理,并结合自己的体会悟化,发展更名为“心意拳”。再其后,又有传承人李洛能先生,以五行学说为理论依据,详参金、木、水、火、土,生克变化之理,同时将十形扩展为十二形,衍生发展后,取名为“形意拳”。该拳术来源于早期的六合拳、心意六合拳、心意拳。传到李洛能时,已是鼎盛时期,是“六合拳”衍生出来的同系拳种。
李洛能自幼习武,神技异常,时人送绰号“神拳李”。后拜武术大师戴龙邦先生门下,学习六合拳。多年苦练,功成鹊起。通过先生数十年的体悟修炼,最终达到内与外的相合,意与形的统一。从而,在六合拳的基础上,衍生发展为形意拳。在六合拳漫长的历史演变中,逐步形成了河南、山西、河北三大衍生体系。在河南叫做“心意六合拳”,在山西祁县一带叫做“心意拳”,在河北、山西叫做“形意拳”。
六合拳自创立之初就以其风格迥异,特点鲜明,理论体系与练功方法至善而着称,加之经过几代后人的努力与创新,使其内容更为丰富,特点更为突出。它与太极拳、八卦掌、少林拳并称为我国的四大经典名拳,属于内家拳种。目前广泛流传于河北、山西、河南、山东、陕西及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巴西、加拿大、意大利、英国等国家和地区。